,一家連鎖火鍋店開十家店是掙錢的,但如果開了二三十家
,遍地開花客源被稀釋
,就很難掙到錢。
另一方面
,加盟商和品牌方是天生是有博弈關(guān)系的
。
賢合莊工作人員透露“選址需要避開已有賢合莊門店直線2公里以上
,相對也要避開譚鴨血的門店”
。
而且加盟了明星火鍋店,明星也未必會去站臺
。
明星到店需不需要單獨付酬勞
?前期投放需要多少預(yù)算
?明星團隊的接待費?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鈔票
。
某火鍋店加盟商溝通時
,明確表示,如果需要邀請明星老板到店,加盟商需要在當?shù)赝斗臠ED大屏或者公共交通廣告
,并且投放量需達百萬級。
另外
,加盟商需要承包明星及其團隊的食宿車旅費
,金額在20-30萬不等。
高昂的宣傳成本又能換回多久遠的引流成效
?不得而知
。
從種種行為來看
,這些加盟的店面也只是品牌方薅羊毛的對象
,目的是以明星帶來的短期流量迷惑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雙眼,以此來賺取加盟費
,而加盟商們自以為押中了寶
,卻沒想到自己才是資本眼中的羔羊。
必須得承認
,憑借加盟商的大幅擴張確實能短期回血,但回過神來的加盟商們并不會任人宰割
。
MCN引粉絲與加盟商相繼入局引流的做法
,終究不是長久之計。
03 降溫之后的明星火鍋店
MCN代運營模式重點仍然在引流和消費流量
。
可當流量紅利用完,加盟商覺醒
,MCN勢必要設(shè)法提升運營效率
,為品牌賦予除流量之外的增值勢能。
如今
,火鍋店的紅海中
,塑造品牌的差異化成為關(guān)鍵,而定位則是重中之重
。
所有的火鍋店都在思索如何于潛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獨樹一幟,其終極目標并不是改變產(chǎn)品迎合消費者
,而是挖掘和創(chuàng)造需求
,調(diào)整消費者的心智。
現(xiàn)如今
,大量的信息使本就擁擠的消費者心智更加有限
,而可供選擇的火鍋店卻越來越多
,決策本身對于消費者而言就存在困難
。
一方面
,火鍋店這一賽道準入門檻低,大量品牌的涌入使得同質(zhì)化現(xiàn)象更為嚴重
。
另一方面
,火鍋店選址的密集程度高,消費者進行選擇時
,大量涌入的信息會使其心智變得擁擠不堪
。
從原先消費者對一個品類容納的七個品牌
,到后來的“二元法則”
,再到后來市場“只知第一
,不認第二”的境況,品牌的生存形勢越發(fā)嚴峻
。
而明星火鍋店在消耗流量的同時
,要想在本就擁擠的賽道中不被擠出局
,避免高開低走
,就必須精準定位,塑造具有獨特性的強勢品牌
,在用戶有限的心智中搶占一席之地
。
缺乏自覺意識的火鍋店,它們從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成熟
,再加上高流量帶來的曝光度
,無異于揮刀自戕。
2017年
,黃磊與孟非合伙經(jīng)營“黃粱一夢”的火鍋店,但開業(yè)初期就因一份380元的毛肚上了熱搜
。
這家店的定位在高檔
,卻只是高檔在定價,而并未在菜品和服務(wù)等方面體現(xiàn)出高檔
。
不僅毛肚等菜品的價格很高
,其鍋底的價格也是其他火鍋店的兩三倍,這樣的高檔消費層次與火鍋的社交平民屬性并不相符
。
因此,即使后來推出“每人99元
,鍋底涮菜任意點”的活動也難以挽回頹勢
,最終關(guān)停。
實際上
,精準的定位不僅能夠重塑火鍋店的核心競爭力
,還能夠?qū)崿F(xiàn)品牌內(nèi)部資源的有效配置,以便將更多的精力聚焦到品牌亮點的強化
。
所以
,MCN必須將品牌定位升格為必備程序,而緊占消費者心智
、精準而獨特的強勢定位
,將成為MCN引流之外的第二個必殺技
。
明星火鍋店雖然存在后續(xù)競爭乏力
、薅加盟商羊毛等諸多問題,但在信息時代
,幾乎一切的品牌組織都必須不斷調(diào)整自身的定位方向